大水中看慈善變成習慣 今天記者都是搬運工
發布: 2013-12-11 15:14:52 作者: 未知 來源: 熱直銷

昨天凌晨1點多,裝載在皮劃艇里的食物和水,終于分發完了,我們幾位記者和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的員工,這才撤出余姚城區受災最嚴重的花園新村。
由于在水里泡的時間太長,我們的腳上、腿上的皮都泛白了。
然而,錢江晚報攜手眾多愛心企業給災區的捐贈,仍然在繼續。昨天早上剛睜開眼睛,就接到電話,杭州的娃哈哈、銀泰、綠盛;寧波的沁園;甚至剛受過重創的溫州一鳴牛奶也給余姚送來物資,捐贈電話一個接一個……
大水中,看慈善變成習慣
今天,記者都是搬運工
宗慶后:救援義不容辭
昨天上午10點不到,滿載著2000箱娃哈哈八寶粥的卡車,抵達余姚。
娃哈哈負責余姚市場的劉忠經理,直接把這批八寶粥送到了低塘街道的兩個安置點。隨后很快轉到了災民手中,中間幾乎沒有停留。
劉忠對我們說,遠在國外出差的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十分牽掛家鄉的災情。
前天晚上,宗慶后剛下飛機就打電話給公司工作人員,要求盡快組織2000箱八寶粥送往余姚。
宗慶后還一再交代,要工作人員密切關注余姚的災情動向。如果有需要,娃哈哈集團會義不容辭,第一時間補充救援。
捐贈物資老總親自押運
中午11點多,積水慢慢退去,部分路面已經可以通行。然而,地處余姚江畔的花園新村,依然泡在水中,水有一米多深。
在通往主城區的干道上,隨處可見運輸愛心物資的車輛和志愿者。我們碰到了一個車隊,正滿載著凈水器往災區送。
這是寧波沁園營銷服務有限公司送來的,一共20多臺。
總經理張香皊親自押運。他說,這每臺凈水器可以保證四五百人的飲水量,希望這些凈水器能解災民的燃眉之急。
下午3點多,浙江綠盛集團四大卡車、2000大箱的綠盛千島水果沙拉,也抵達余姚。按照一個家庭一小箱、每箱6罐計算,能供應災區12900個家庭的使用。
綠盛董事長林東說,“有機會可以為浙江人做點事,我非常高興,這也是我們企業的責任。”
同樣受災的溫州企業也來了
傍晚6點多,杭州銀泰送來的一車愛心物資,抵達余姚。
負責人李女士飯都來不及吃,一下車就向當地政府打聽情況,哪里受災最嚴重,哪里災民最多。
李女士告訴我們,昨天上午她們購買了水、面包、棉被、衛生巾等災區急需物品,一共3噸,緊急送往余姚。運輸物資的貨車,裝了滿滿一車。
隨行的車上,李女士還準備了3艘皮劃艇。她們要把這批物資,第一時間送給受災群眾。
晚上9點多,一車從溫州平陽送來的新鮮牛奶和面包,也抵達了。
200多箱新鮮的牛奶,和2000多只面包,總經理朱立科親自送來的。剛剛過去的臺風中,這家名為“浙江一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遭遇了重創。
晚上10點多了,高速余姚出入口,依然還有一車又一車的救災物資抵達。
后記
自從余姚的災情傳出,本報熱線就不斷響起。許多電話都是企業打來的,或希望通過我們的手,將捐贈物資送往災區,或希望深入災區的記者,能幫助他們和當地做好對接工作。
這些企業中,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比如娃哈哈、加多寶、綠盛、銀泰……幾乎過往每次大災發生時,這些企業都會站出來,捐錢捐物。
企業做慈善,數字、規模已不是唯一的標準,能否長期持久的參與慈善公益事業,更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余姚大水中,企業的反應已經是一種自覺和習慣,這是余姚的大幸,也是慈善的大幸。
上一篇:人民日報:醫美消費應回歸理性 下一篇: 霧霾催熱空氣凈化器 市容量或達1500億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