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扎根”諾貝爾醫學獎發源地 登國際化新起點
發布: 2017-04-19 14:37:16 作者: 佚名 來源: 深圳新聞網


座談現場
17日下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于文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吳振斗在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梓蓮的陪同下,會見了兩位特殊的瑞典客人:卡羅琳斯卡學院的代表Per-Johan Jakobsson教授和烏普薩拉大學的代表Ulf Göransson教授。
據了解,兩位瑞典教授背后所代表的兩所大學,很不簡單,都和諾貝爾獎有很深的淵源。烏普薩拉大學是瑞典的一所公立綜合性大學,成立于1477年,是北歐最古老的大學,也是北歐最好的大學之一,也是擁有諾貝爾獎得主和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校友最多的瑞典大學。卡羅琳斯卡學院則更不簡單:該學院由瑞典國王卡羅十三世創立于1810年,是全球高等教育機構中規模最大的醫學院,在醫學教育和生物科研領域聲望很高,更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評選機構!
于文明代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他們予以中醫藥的關注,特別是在屠呦呦老師的青蒿素獲諾獎的支持表示感謝,并就他們與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在中醫藥的合作進行了研討。

參觀廣東省中醫院
于文明表示,廣東省中醫院和康美藥業是中醫藥領域醫療服務、中藥制藥的兩大代表,也是中醫院及中藥企業行業的兩個旗幟,希望瑞典卡羅琳斯卡學院、烏普薩拉大學和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的合作取得優秀成績,讓更多人關注和支持中醫藥,希望康美藥業對合作全力支持和助力,使中醫藥服務更好的“走出去”!
于文明指出,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正處于天時、地利、人和的歷史機遇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機制”;國家頒布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和《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醫藥法將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這一歷史機遇中,國內中醫藥龍頭企業康美藥業全力支持廣東省中醫院與瑞典著名學術機構成立中醫藥研究基地,是中醫藥國際化的新起點,定將取得豐碩的成果,更多造福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

參觀廣東省中醫院
隨后,于文明副局長等一行陪同兩位瑞典教授到康美藥業和廣東省中醫院進行參觀調研。調研過程中,兩位瑞典教授代表學校對康美藥業的支持表示了敬意和感謝,很高興能參與中醫藥研究,為人類健康作出更多積極的努力,他們將考察、評價和遴選研究基地的早期研究項目內容,希望吸取中醫藥復方優勢,通過雙方合作研究,最終研發出可在歐洲或以外地區臨床使用的有潛力的中藥產品。
據悉,2014年10月29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文明副局長率團訪問瑞典,參加廣東省中醫院和瑞典卡羅琳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中醫藥科研合作工作研討會,并見證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在中醫藥預防治療感染性及其他疾病研究、高級人才培養、短期進修等方面開展合作,期望通過合作推動中醫藥在全球控制抗生素濫用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觀康美藥業
根據廣東省中醫院提供的信息,瑞典卡羅琳斯卡學院、烏普薩拉與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合作的中醫藥研究基地,將以卡羅琳斯卡學院醫學系分子醫學中心在轉化醫學研究領域的領先專業經驗,以及烏普薩拉大學的生藥系天然產物的化學和生物學研究為基礎,建立一個能夠進行中醫藥包括臨床和臨床前研究在內的基礎研究和轉化醫學研究的研究平臺。研究平臺的總體目標是,評估大量的現有中醫藥臨床數據,探索中醫藥廣泛和獨特的資源,最終研發出可在歐洲及以外地區臨床使用的有潛力的中草藥。研究將集中于解釋中醫藥的作用模式及其成分的鑒定。
中醫藥研究基地的建立,是中醫藥領域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倡議、推進中醫藥國際化的重要成果,更是落實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促進中西醫結合及中醫藥在海外發展,推動更多中國生產的醫藥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
“這次中醫藥研究基地的成立,意味著中醫藥在諾獎故鄉落地扎根!這一事件在中醫藥國際化進程中的意義,絲毫不亞于諾獎本身。” 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說!
康美藥業董事長、總經理馬興田則表示,康美藥業此次支持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與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評選機構卡羅琳斯卡學院、烏普薩拉大學成立中醫藥研究基地,目的在于更好的使中醫藥在研發、創新和標準上有更大的突破,真正走向“國際”,做大做強中醫藥,讓中醫藥能夠為全世界人們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貢獻。
瑞典維康士有限公司總經理卓友珍,廣東省中醫藥局辦公室副主任鐘鴻,廣東省中醫院研究室主任溫澤淮,廣東省中醫院審計處處長張偉旋,康美藥業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許冬瑾,董秘、副總經理邱錫偉,副總經理韓中偉,研發總監樂智勇,康美健康云總裁彭少毅,總經辦副總經理唐煦參加座談。
上一篇:康美醫院女性整體康復中心盛大開業 下一篇: 為愛護航 康美時代“青禾行動”招募6.1...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