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藥集團嶺南中醫藥博物館設計完成
發布: 2022-06-16 11:03:03 作者: 佚名 來源: 廣藥集團

“中醫藥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傳承中醫藥文化,是世界500強廣藥集團一直以來踐行的責任。6月1日,由廣藥集團建設的廣州市重點項目“嶺南中醫藥博物館”,取得重要的進展成果——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領銜的設計方案正式完成!

嶺南中醫藥博物館設計方案揭幕
當天,由廣藥集團主辦的嶺南中醫藥博物館設計方案研討會在廣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國醫大師禤國維、周岱翰等業界專家,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黨組成員、省中醫藥局局長、黨組書記徐慶鋒,廣州市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平欣光、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胡文魁、白云區副區長陳永俊、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二級巡視員歐彩群、白云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羅濤等省、市、區領導,南越王博物院、浙江中醫藥大學博物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等單位的數十名專家學者,廣東十四家老字號企業代表,以及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楊軍,廣藥集團總經理助理陳偉平,廣藥集團工會主席李錦云,廣州白云山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柯華東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

嶺南中醫藥博物館設計方案研討會
院士領銜
打造嶺南文化創新寶藏
嶺南中醫藥博物館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領銜的華南理工大學團隊設計創作。

嶺南中醫藥博物館建筑外觀效果圖

嶺南中醫藥博物館建筑夜景效果圖
在整體格局與環境關系方面,設計以整體和可持續發展作為項目的設計導向,強調從大處著眼。一方面注重對項目一期傳統園林格局的延續與尊重,另一方面也試圖對后續各期建設進行體系構建與伏筆銜接。
在具體設計語言的選擇上,設計師以地域、文化、時代為切入點,則強調從小處落筆,意在以中醫的精神來把握設計表達的“度”。為此,何院士提出“宜散不宜聚,宜小不宜大,宜虛不宜實”的定位,在中國傳統臺式建筑的形制下,通過以減法設計追求整體雕塑感,通過層層退臺的方式形成縱向的景觀層次,對山體產生延伸的態勢。綠化平臺之上,以九個大小不一的方寸體量化整為零,產生園林式的聚散美學關系,從而對一期軸線形成很好的接續。建筑內部,以峽谷式的公共空間獲得規整的展廳,并產生登山采藥的沉浸式共鳴。
“行方知圓”、“杏林春暖”、“懸壺濟世”、“粟中世界”……中醫藥文化化身為設計語言滲透到設計的字里行間。嶺南地域、中醫藥文化與現代博物館的立體復合,是何院士的“兩觀三性”理念在中醫藥文化項目的亮劍。
“兩觀三性”
即建筑設計要樹立整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的和諧統一

嶺南中醫藥博物館建筑生成動圖
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表示,廣藥集團全力打造獨具產業特色、文化鮮明的世界一流生物醫藥與健康企業,一方面在打造特色產業上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另一方面在建設文化強企中要再創發展優勢。文化上,我們啟動了嶺南中醫藥博物館的建設。我們將不負眾望,按總書記的要求,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堅定文化自信,立足嶺南大地,讓嶺南中醫藥博物館,面向全球,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醫藥故事,向世界展現璀璨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李楚源講話
匯聚強大動能
助力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
在本次研討會上,來自建筑設計領域、中醫藥行業、傳統文化領域、研究機構和博物館單位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就嶺南中醫藥博物館的建設中,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的傳播是如何考量,需要注意的問題等進行了專業解讀,并給出諸多寶貴意見。

何鏡堂院士講話

國醫大師禤國維講話

國醫大師周岱翰講話

徐慶鋒講話








與會嘉賓
在會上,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嶺南中醫藥文化專家,嶺南中醫藥博物館文化顧問鄭洪教授作了嶺南中醫藥博物館文化規劃定位介紹。

鄭洪教授講話
源浚者流長
文化先行撬動企業發展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廣藥集團一直以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己任。一直堅持以文弘業,以文鑄魂。從獨具特色的“紅色基因”“長壽基因”和“創新基因”的文化密碼,到全國首家半開放式中醫藥博物館;從故宮宮廷御藥文化館廣藥館設立到落戶海外的王老吉涼茶博物館,從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到致力于“建中國最好的中醫藥博物館”——嶺南中醫藥博物館。在世界500強的道路上,廣藥集團以實干篤行、創新致遠的奮楫之勢,為傳播中醫藥文化、助力廣東打造中醫藥強省貢獻廣藥力量!
上一篇:康美醫院女性整體康復中心盛大開業 下一篇: 清遠市政協副主席陳麗霞一行調研普寧康...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