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奧"直銷炒作遭"喝止" 直銷業監管力度加大
發布: 2006-08-01 00:00:00 作者: 來源:

8月初,繼雅芳之后,寶健、如新、珍奧和蟻力神4家內外資企業拿到了第二批直銷牌照。不過近日針對珍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多家媒體違規炒作之事,商務部發布公告責令其進行整改。此外,商務部負責人還發表談話要求其他獲得直銷許可的企業,不得高調炒作,必須嚴格按照《直銷管理條例》的要求進入實施程序。
【喝止緣由】 區域銷售卻稱全國推廣
與首張牌照得主雅芳有所不同的是,這4家拿牌企業不能像雅芳那樣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直銷業務,而只是獲準在限定區域內進行直銷。比如,如新公司直銷范圍是上海8個區,寶健公司直銷范圍僅限于北京16個區縣,蟻力神公司直銷范圍僅為遼寧省14個市的19個區縣,珍奧直銷范圍比較大,包括遼寧、安徽、山東、陜西四省及寧波市共178個區縣。有著“先上車后補票”考慮的珍奧,近日忙于發布向國內其他區域擴張的想法。對此,商務部負責人指出:為了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防止商業欺詐行為,商務部在批準企業直銷申請時,明確要求有關企業不得對公眾有任何不實宣傳及誤導消費者的行為。但是,珍奧集團負責人不僅在商務部政府網站正式發布批準信息之前,擅自在公司網站上公布了“直銷經營許可證”影像,公開發布批準信息;還在八月初珍奧集團獲得直銷經營的許可之后,利用“許可”高調宣傳其產品和營銷方式,該企業的負責人還通過新聞媒體的訪談,稱其有“極大的象征意義”,并聲稱要將其直銷范圍“逐步向全國推廣”,這已經構成了對社會公眾的誤導。
【發牌尷尬】 直銷巨頭安利再度缺席
從最早為直銷立法,到8月8日,商務部發布《關于加強管理直銷企業從事直銷活動有關問題的通知》,再到本月12日公開喝止“珍奧”集團的夸大宣傳,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對直銷企業的監管正從宏觀向微觀細化。“三板斧”下來,也讓一向熱熱鬧鬧的直銷企業瞬間集體“失語”。記者昨天在試圖采訪南京地區的相關直銷企業時,不約而同地遭到了婉拒。中國第二批直銷牌照中仍然沒有國際直銷巨頭安利的身影,令直銷市場備感尷尬。昨天記者致電安利南京地區相關人士,該人士婉拒了記者采訪。但是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第二批直銷牌照發放國家有關部門一連串組合拳背后釋放出政策信號:“所頒牌給的企業雅芳、寶健、如新、珍奧,一個重要的特點是:都是以開店為發展的軸心,網點都頗具規模,開店比較成功。是對2005年所頒《禁止傳銷條例》的嚴格執行,而對直銷活動強化管理的規定出臺以及批評珍奧過分宣傳則顯示出國家對行業動態的監控。”2005年頒布的《禁止傳銷條例》、《直銷管理條例》擯棄了多層次直銷這個國際慣例,安利也表示要根據中國直銷管理相關條例進行改變。不過,以安利和中國直銷市場每年16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和18萬人的就業人口的“事實婚姻”來看,和其他直銷企業相比,相關部門需要更長時間的慎重考察。
【發展趨勢】 管與放之間的“尷尬”
盡管在千呼萬喚之下直銷牌照終于擴容,但中國直銷行業面臨的尷尬并沒有結束,因為從對新增四家企業的行政區域限制到雅芳模式成為中國直銷模范以來的短暫歷史已經表明,中國式直銷無法脫離“鳥籠”監管的基本思路,這個市場當然也逃脫不了“鳥籠”直銷的現實。
雖然傳銷違法、直銷只能是單層次,但換了馬甲的傳銷和多層次直銷仍將繼續。中國的直銷市場面臨著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尷尬。雅芳由于在中國市場實施店鋪直銷,去年第二季度在華銷售額下跌19%。在法規的執行上,也有頗多漏洞可以拾撿——比如不允許集會培訓的規定,已經有直銷公司聰明地通過組織千人海外旅游團的辦法來予以規避。
【喝止緣由】 區域銷售卻稱全國推廣
與首張牌照得主雅芳有所不同的是,這4家拿牌企業不能像雅芳那樣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直銷業務,而只是獲準在限定區域內進行直銷。比如,如新公司直銷范圍是上海8個區,寶健公司直銷范圍僅限于北京16個區縣,蟻力神公司直銷范圍僅為遼寧省14個市的19個區縣,珍奧直銷范圍比較大,包括遼寧、安徽、山東、陜西四省及寧波市共178個區縣。有著“先上車后補票”考慮的珍奧,近日忙于發布向國內其他區域擴張的想法。對此,商務部負責人指出:為了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防止商業欺詐行為,商務部在批準企業直銷申請時,明確要求有關企業不得對公眾有任何不實宣傳及誤導消費者的行為。但是,珍奧集團負責人不僅在商務部政府網站正式發布批準信息之前,擅自在公司網站上公布了“直銷經營許可證”影像,公開發布批準信息;還在八月初珍奧集團獲得直銷經營的許可之后,利用“許可”高調宣傳其產品和營銷方式,該企業的負責人還通過新聞媒體的訪談,稱其有“極大的象征意義”,并聲稱要將其直銷范圍“逐步向全國推廣”,這已經構成了對社會公眾的誤導。
【發牌尷尬】 直銷巨頭安利再度缺席
從最早為直銷立法,到8月8日,商務部發布《關于加強管理直銷企業從事直銷活動有關問題的通知》,再到本月12日公開喝止“珍奧”集團的夸大宣傳,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對直銷企業的監管正從宏觀向微觀細化。“三板斧”下來,也讓一向熱熱鬧鬧的直銷企業瞬間集體“失語”。記者昨天在試圖采訪南京地區的相關直銷企業時,不約而同地遭到了婉拒。中國第二批直銷牌照中仍然沒有國際直銷巨頭安利的身影,令直銷市場備感尷尬。昨天記者致電安利南京地區相關人士,該人士婉拒了記者采訪。但是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第二批直銷牌照發放國家有關部門一連串組合拳背后釋放出政策信號:“所頒牌給的企業雅芳、寶健、如新、珍奧,一個重要的特點是:都是以開店為發展的軸心,網點都頗具規模,開店比較成功。是對2005年所頒《禁止傳銷條例》的嚴格執行,而對直銷活動強化管理的規定出臺以及批評珍奧過分宣傳則顯示出國家對行業動態的監控。”2005年頒布的《禁止傳銷條例》、《直銷管理條例》擯棄了多層次直銷這個國際慣例,安利也表示要根據中國直銷管理相關條例進行改變。不過,以安利和中國直銷市場每年16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和18萬人的就業人口的“事實婚姻”來看,和其他直銷企業相比,相關部門需要更長時間的慎重考察。
【發展趨勢】 管與放之間的“尷尬”
盡管在千呼萬喚之下直銷牌照終于擴容,但中國直銷行業面臨的尷尬并沒有結束,因為從對新增四家企業的行政區域限制到雅芳模式成為中國直銷模范以來的短暫歷史已經表明,中國式直銷無法脫離“鳥籠”監管的基本思路,這個市場當然也逃脫不了“鳥籠”直銷的現實。
雖然傳銷違法、直銷只能是單層次,但換了馬甲的傳銷和多層次直銷仍將繼續。中國的直銷市場面臨著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尷尬。雅芳由于在中國市場實施店鋪直銷,去年第二季度在華銷售額下跌19%。在法規的執行上,也有頗多漏洞可以拾撿——比如不允許集會培訓的規定,已經有直銷公司聰明地通過組織千人海外旅游團的辦法來予以規避。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