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深惠:和諧直銷
發布: 2006-09-02 00:00:00 作者: 來源:

中國企業市場風云變幻,“各領風騷三、五年”似乎已成定律,繼地產、IT、零售業之后,新興的健康產業,將成為未來的朝陽產業不容置疑。
國家立法為一直隱藏于地下的直銷商們浮出水面帶來發展機遇,市場敏感度極高的一些國內傳統企業,在歷經市場規范、透明、價格戰、利潤薄的競爭現實下,紛紛轉入直銷,這無疑為直銷產業注入了新生活力。
近兩年來,一些大中企業都在試水直銷,都希望采用直銷這一營銷方式,獲取巨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暫且稱之為效益直銷,困惑的是許多傳統企業的老板們大多不懂直銷,不知道怎樣才能取得直銷效益,怎樣才能做好直銷?
要取得直銷效益,就必須要先懂得誠信直銷,沒有誠信,絕對做不好直銷,也不可能取得直銷效益。而要做好誠信直銷,又必須先做好和諧直銷。
什么是和諧直銷呢?我們認為它所包含的內函和外延非常廣泛:既有國家政策、社會外部的和諧環境,又有企業內部的和諧環境。本文先只談企業內部的和諧環境問題,愿與同行的朋友們商榷。
一、某些企業不良心態與“網絡線頭”的“投機”
試水直銷企業的大中型企業的有些老板們,因為不懂直銷,對直銷運作管理外行,只看表面,不懂核心;片面急于求成,只要業績,只求回報;所以在組建公司領導管理班子時,往往找一些沒有做過直銷公司高層管理的“網絡線頭”,來做所謂“操盤手”(我一直不太喜歡這個稱謂),或者也可稱之為某類職業經理人。
結果是:這些“操盤手”們往往是沒干兩、三個月就被炒掉或者頻繁跳槽,由此導致嚴重的后果,給企業和廣大經銷商帶來巨大損失與精神傷害。
這些行為低劣的“網絡線頭”也正是利用了傳統企業老板的“耳聾眼花”的“漏洞”,大肆行騙,且頻頻得手,撈的著就撈,撈不著就走人;這家倒閉,沒過幾天,搖身一變,成了另一家企業的操盤手,又成了什么總裁、總經理之類,而且同樣又是前呼后擁,吹捧的吹捧,抬轎的抬轎,好不熱鬧,但卻給原來的企業留下了一大堆“災難”,給廣大經銷商帶來巨大的利益損失。其行為極為惡劣,讓一個健康的產業被極少數惡劣者抹上了陰影。
盡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相當復雜的,但是作為一個企業來說,不應該是束手無策,無能為力;那么,有什么辦法、良策、舉措來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減少這種可怕的不必要的損失呢?以下淺述個人看法供參考。
二、解決辦法與應對措施。
第一個辦法:“學會借腦,借資源”。
企業是否可以和能真正勝任這一工作的專業咨詢顧問公司合作,簽定一些單項合作合同,請他們在一些重大的關健性的問題上把把關,少走彎路。
第二個辦法:“專業與監管相結合”。
在組建企業營銷領導班子的同時,也組建起在直銷行業里既有理論基礎,更懂直銷公司經營管理,又有實戰經驗的專家組成的監管、監督,或督導顧問團(組),直屬老板領導。
國家對直銷這個具有一定特殊性的行業設有監管局,企業內部是否也可設置這樣一個相對應的監督機構呢?我們認為很有必要。
大中企業的老板們,往往有許多大事要抓,無論巨細都恨不得事必躬親,忙得不亦樂乎,對新上馬的直銷公司(或部門)往往顧之不全,而直銷公司的事情偏偏是火急火燎,一刻也耽誤不得,一絲也差錯不得,稍有不慎,走錯一步棋或說錯一句話,就可能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引起體系崩塌,帶來市場負面的影響,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如果有了這樣一個監管機構,就可以起到協調、平衡、監督的功能.就可以在一些重大的關健性的問題上(例如對操盤手的監督、考核,對獎金制度審查,對方向的糾偏,對具體操作的建議等等方面)都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有了這樣一個監督機構,再配以直銷商經營管理委員會,和法律顧問等機構,企業內部才有了較完整的經營直銷的有效的機制.
如果一個直銷企業,僅有直銷經營班子,那它還是個不完整的直銷公司.而從幾個不同的側面考慮,建立起一些具備相對獨立功能的機構,共同來監管和經營公司的直銷市場,才算是較完整的直銷公司.也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企業、經營班子、經銷商等幾個方面的利益,才能保證企業、經銷商少受或不受損失,才能保證企業少走彎路,從而能按直銷行業的規律,長久而規范的運行。
我們以為這樣做,是對大家都有好處的一個舉措,第一,可以增加內部經營管理的透明度,幾個部門之間可以經常交流、溝通,盡早消除誤會,消除不信任,解決矛盾和問題于萌芽狀態,不致于過早的矛盾尖銳化;第二,可以平衡利益,協調關系,和諧共處,大家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和氛圍,可以共贏直銷。
第三,這樣可以“目標管理,獎罰分明;健全機制,和諧發展”。
沒有遠慮,必有近憂。企業發展既要考慮眼前效益,又必須要認真對待企業的長遠規劃。企業如建大廈,既要有一磚一瓦的基石,更需要合理的藍圖設計與規劃到位,只有如此,才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側重于營銷與文化結合具有獨到魅力的直銷行業,發展的好一定是“勢若破竹”,否則只能是“泥沙俱下”。
建立和諧直銷,大家可以消除顧慮,心情舒暢地協同作戰,減少內耗,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實際上企業多花不了幾個錢,但帶來好處卻是顯而易見的。
企業內部多了一些交流溝通,監督協調的機構,幾個方面的機構共同組建起企業內部有機的、協調的機制,這才算是一個較完整的直銷公司,才能達到內部環境的和諧直銷.也才進而可去談社會意義上的和諧直銷、誠信直銷,和效益直銷。
國家立法為一直隱藏于地下的直銷商們浮出水面帶來發展機遇,市場敏感度極高的一些國內傳統企業,在歷經市場規范、透明、價格戰、利潤薄的競爭現實下,紛紛轉入直銷,這無疑為直銷產業注入了新生活力。
近兩年來,一些大中企業都在試水直銷,都希望采用直銷這一營銷方式,獲取巨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暫且稱之為效益直銷,困惑的是許多傳統企業的老板們大多不懂直銷,不知道怎樣才能取得直銷效益,怎樣才能做好直銷?
要取得直銷效益,就必須要先懂得誠信直銷,沒有誠信,絕對做不好直銷,也不可能取得直銷效益。而要做好誠信直銷,又必須先做好和諧直銷。
什么是和諧直銷呢?我們認為它所包含的內函和外延非常廣泛:既有國家政策、社會外部的和諧環境,又有企業內部的和諧環境。本文先只談企業內部的和諧環境問題,愿與同行的朋友們商榷。
一、某些企業不良心態與“網絡線頭”的“投機”
試水直銷企業的大中型企業的有些老板們,因為不懂直銷,對直銷運作管理外行,只看表面,不懂核心;片面急于求成,只要業績,只求回報;所以在組建公司領導管理班子時,往往找一些沒有做過直銷公司高層管理的“網絡線頭”,來做所謂“操盤手”(我一直不太喜歡這個稱謂),或者也可稱之為某類職業經理人。
結果是:這些“操盤手”們往往是沒干兩、三個月就被炒掉或者頻繁跳槽,由此導致嚴重的后果,給企業和廣大經銷商帶來巨大損失與精神傷害。
這些行為低劣的“網絡線頭”也正是利用了傳統企業老板的“耳聾眼花”的“漏洞”,大肆行騙,且頻頻得手,撈的著就撈,撈不著就走人;這家倒閉,沒過幾天,搖身一變,成了另一家企業的操盤手,又成了什么總裁、總經理之類,而且同樣又是前呼后擁,吹捧的吹捧,抬轎的抬轎,好不熱鬧,但卻給原來的企業留下了一大堆“災難”,給廣大經銷商帶來巨大的利益損失。其行為極為惡劣,讓一個健康的產業被極少數惡劣者抹上了陰影。
盡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相當復雜的,但是作為一個企業來說,不應該是束手無策,無能為力;那么,有什么辦法、良策、舉措來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減少這種可怕的不必要的損失呢?以下淺述個人看法供參考。
二、解決辦法與應對措施。
第一個辦法:“學會借腦,借資源”。
企業是否可以和能真正勝任這一工作的專業咨詢顧問公司合作,簽定一些單項合作合同,請他們在一些重大的關健性的問題上把把關,少走彎路。
第二個辦法:“專業與監管相結合”。
在組建企業營銷領導班子的同時,也組建起在直銷行業里既有理論基礎,更懂直銷公司經營管理,又有實戰經驗的專家組成的監管、監督,或督導顧問團(組),直屬老板領導。
國家對直銷這個具有一定特殊性的行業設有監管局,企業內部是否也可設置這樣一個相對應的監督機構呢?我們認為很有必要。
大中企業的老板們,往往有許多大事要抓,無論巨細都恨不得事必躬親,忙得不亦樂乎,對新上馬的直銷公司(或部門)往往顧之不全,而直銷公司的事情偏偏是火急火燎,一刻也耽誤不得,一絲也差錯不得,稍有不慎,走錯一步棋或說錯一句話,就可能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引起體系崩塌,帶來市場負面的影響,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如果有了這樣一個監管機構,就可以起到協調、平衡、監督的功能.就可以在一些重大的關健性的問題上(例如對操盤手的監督、考核,對獎金制度審查,對方向的糾偏,對具體操作的建議等等方面)都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有了這樣一個監督機構,再配以直銷商經營管理委員會,和法律顧問等機構,企業內部才有了較完整的經營直銷的有效的機制.
如果一個直銷企業,僅有直銷經營班子,那它還是個不完整的直銷公司.而從幾個不同的側面考慮,建立起一些具備相對獨立功能的機構,共同來監管和經營公司的直銷市場,才算是較完整的直銷公司.也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企業、經營班子、經銷商等幾個方面的利益,才能保證企業、經銷商少受或不受損失,才能保證企業少走彎路,從而能按直銷行業的規律,長久而規范的運行。
我們以為這樣做,是對大家都有好處的一個舉措,第一,可以增加內部經營管理的透明度,幾個部門之間可以經常交流、溝通,盡早消除誤會,消除不信任,解決矛盾和問題于萌芽狀態,不致于過早的矛盾尖銳化;第二,可以平衡利益,協調關系,和諧共處,大家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和氛圍,可以共贏直銷。
第三,這樣可以“目標管理,獎罰分明;健全機制,和諧發展”。
沒有遠慮,必有近憂。企業發展既要考慮眼前效益,又必須要認真對待企業的長遠規劃。企業如建大廈,既要有一磚一瓦的基石,更需要合理的藍圖設計與規劃到位,只有如此,才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側重于營銷與文化結合具有獨到魅力的直銷行業,發展的好一定是“勢若破竹”,否則只能是“泥沙俱下”。
建立和諧直銷,大家可以消除顧慮,心情舒暢地協同作戰,減少內耗,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實際上企業多花不了幾個錢,但帶來好處卻是顯而易見的。
企業內部多了一些交流溝通,監督協調的機構,幾個方面的機構共同組建起企業內部有機的、協調的機制,這才算是一個較完整的直銷公司,才能達到內部環境的和諧直銷.也才進而可去談社會意義上的和諧直銷、誠信直銷,和效益直銷。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