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獲牌無懸念 新模式尚未明確
發布: 2006-12-01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雖然幾乎是在轉型企業直銷牌照大限的12月1日最后一刻獲得了直銷牌照,但按照大成律師事務所劉忠律師為代表的業界說法,“安利拿到這個牌照是必然。”
根據去年9月《直銷管理條例》,1998年公布的十大轉型企業在今年12月1日未拿到直銷牌照將暫停直銷業務。迄今為止,10家外資轉型企業中,百美和特百惠“變身”為傳統企業,娜麗絲也已沉寂,雅芳最先拿到牌照,“老大”安利以及另外兩家比較活躍的玫琳凱、完美在大限之日拿到牌照也在意料之中。
不過,對于安利等拿到牌照的直銷企業來說,緊隨其后的就是按照新模式開展直銷業務。而這個新的模式,卻不是短期可以確定的。“安利之前的模式被否決,并不意味著雅芳的模式就得以確定了。”劉忠認為,真正高效的模式還需要不斷調整。
受限的牌照
在這次頒發的3張牌照中,安利無疑是最大的贏家。安利獲得了24個省份和5個單列市直銷權限,僅次于直銷權限覆蓋全國的雅芳。被批準直銷的產品包括化妝品138種、保健食品22種、保潔用品4種。
而玫琳凱可從事直銷的地區包括12個省區市和4個單列市,完美可從事直銷的區域目前僅在廣東省內。
雖然獲得了牌照,不過對于今后的業務模式,安利們仍未能給出一個明確的方案。
直銷專家胡遠江分析,企業申報時必須提交其未來開發市場的計劃報告書,包括直銷員的招募、計酬、管理、教育培訓和服務等執行方案,隨著牌照發放,意味著職能管理部門對于其提交的市場運營方案的認可。但是未能全部獲批,就說明還有調整的可能。
“還有很多區域沒有獲得經營許可,還需要與政府協商。”玫琳凱中國方面表示。
盡管安利年初內部頒布的“業務革新綱領”以及玫琳凱的“員工制改革”都已被列入直銷牌照申請的內容中,但是,商務部最終的批準方案與之前各公司作出的改革計劃是否有出入,現在還不得而知。
由于未得到全國牌照,3家企業不約而同暫行雙軌制。
安利中國公司表示,在獲得批準的區域,銷售代表經過培訓考試可成為正式直銷員,從而獲得從事直銷業務的資格。
對于未獲得牌照的區域,公司將通過公司的服務網點或核準的固定經銷點,繼續為當地顧客提供產品與服務。“對于當地非固定點的現有銷售代表,公司正在研究各種方案,安排他們在固定地點從事銷售工作,平穩過渡。”安利中國方面介紹。
當然,對于安利們來說,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繼續申請在其他區域的直銷經營許可。畢竟,雅芳獲得了全國經營的資格,而每多一個城市都意味著巨大的機會。
繼續“標桿”?
在直銷牌照的爭奪中,雅芳搶先獲得進入中國直銷市場的先機。在獲得中國直銷市場準入資格后,旗下遍布全國90%的專賣店已經成功轉型為服務網點。其網點市場的占有優勢十分明顯,成為惟一一家直銷網點市場沒有區域限制的直銷企業。
與此同時,雅芳已經擁有30萬合格的直銷人員,而安利在獲牌之前擁有的18萬直銷人員,還面臨轉換身份、重新審核的問題,尤其在未獲得許可的區域,直銷人員的去向還有待商榷。
最關鍵的還是如何避開多層計酬的問題。由“多層計酬”轉向“單層計酬”應該是一直以來實行團隊計酬的安利面臨的核心問題。
按照安利公司今年4月公布的《業務革新綱領》,“銷售代表將繼續按照其個人銷售業績獲得公司發放的月度銷售傭金,傭金比率為9%到30%。”而如何推行該綱領,安利還沒有提供明確方案。
直銷條例出臺后團隊計酬被否決,對安利影響不小。2004年安利銷售額從2003年的100億元陡增到170億元,但2005年只保持了約160億元的銷售額。
安利方面也承認,從去年調整開始,業績有所下降。而隨著銷售模式的改變,這樣的影響還有可能在公司未來的調整階段繼續。
而后來者雖然還沒有拿到牌照,卻已經虎視眈眈,美國康寶萊就是其中之一,這家在美國與安利齊名的直銷企業在1998年未能列入轉型企業名單,對于這次牌照發放,表現出極大的信心。不久之前,其全球總裁專赴中國為申請牌照打氣,“沒有在中國的直銷經驗就不存在轉型的問題,適應起來更快。”
“安利事實上是直銷行業的標桿,在大多數直銷企業看來,未來他們的市場運營模式都將參照安利公司。”胡遠江分析。因此,新的安利模式以何面目出現,能否保證安利繼續領先,將使安利再一次成為行業焦點。
根據去年9月《直銷管理條例》,1998年公布的十大轉型企業在今年12月1日未拿到直銷牌照將暫停直銷業務。迄今為止,10家外資轉型企業中,百美和特百惠“變身”為傳統企業,娜麗絲也已沉寂,雅芳最先拿到牌照,“老大”安利以及另外兩家比較活躍的玫琳凱、完美在大限之日拿到牌照也在意料之中。
不過,對于安利等拿到牌照的直銷企業來說,緊隨其后的就是按照新模式開展直銷業務。而這個新的模式,卻不是短期可以確定的。“安利之前的模式被否決,并不意味著雅芳的模式就得以確定了。”劉忠認為,真正高效的模式還需要不斷調整。
受限的牌照
在這次頒發的3張牌照中,安利無疑是最大的贏家。安利獲得了24個省份和5個單列市直銷權限,僅次于直銷權限覆蓋全國的雅芳。被批準直銷的產品包括化妝品138種、保健食品22種、保潔用品4種。
而玫琳凱可從事直銷的地區包括12個省區市和4個單列市,完美可從事直銷的區域目前僅在廣東省內。
雖然獲得了牌照,不過對于今后的業務模式,安利們仍未能給出一個明確的方案。
直銷專家胡遠江分析,企業申報時必須提交其未來開發市場的計劃報告書,包括直銷員的招募、計酬、管理、教育培訓和服務等執行方案,隨著牌照發放,意味著職能管理部門對于其提交的市場運營方案的認可。但是未能全部獲批,就說明還有調整的可能。
“還有很多區域沒有獲得經營許可,還需要與政府協商。”玫琳凱中國方面表示。
盡管安利年初內部頒布的“業務革新綱領”以及玫琳凱的“員工制改革”都已被列入直銷牌照申請的內容中,但是,商務部最終的批準方案與之前各公司作出的改革計劃是否有出入,現在還不得而知。
由于未得到全國牌照,3家企業不約而同暫行雙軌制。
安利中國公司表示,在獲得批準的區域,銷售代表經過培訓考試可成為正式直銷員,從而獲得從事直銷業務的資格。
對于未獲得牌照的區域,公司將通過公司的服務網點或核準的固定經銷點,繼續為當地顧客提供產品與服務。“對于當地非固定點的現有銷售代表,公司正在研究各種方案,安排他們在固定地點從事銷售工作,平穩過渡。”安利中國方面介紹。
當然,對于安利們來說,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繼續申請在其他區域的直銷經營許可。畢竟,雅芳獲得了全國經營的資格,而每多一個城市都意味著巨大的機會。
繼續“標桿”?
在直銷牌照的爭奪中,雅芳搶先獲得進入中國直銷市場的先機。在獲得中國直銷市場準入資格后,旗下遍布全國90%的專賣店已經成功轉型為服務網點。其網點市場的占有優勢十分明顯,成為惟一一家直銷網點市場沒有區域限制的直銷企業。
與此同時,雅芳已經擁有30萬合格的直銷人員,而安利在獲牌之前擁有的18萬直銷人員,還面臨轉換身份、重新審核的問題,尤其在未獲得許可的區域,直銷人員的去向還有待商榷。
最關鍵的還是如何避開多層計酬的問題。由“多層計酬”轉向“單層計酬”應該是一直以來實行團隊計酬的安利面臨的核心問題。
按照安利公司今年4月公布的《業務革新綱領》,“銷售代表將繼續按照其個人銷售業績獲得公司發放的月度銷售傭金,傭金比率為9%到30%。”而如何推行該綱領,安利還沒有提供明確方案。
直銷條例出臺后團隊計酬被否決,對安利影響不小。2004年安利銷售額從2003年的100億元陡增到170億元,但2005年只保持了約160億元的銷售額。
安利方面也承認,從去年調整開始,業績有所下降。而隨著銷售模式的改變,這樣的影響還有可能在公司未來的調整階段繼續。
而后來者雖然還沒有拿到牌照,卻已經虎視眈眈,美國康寶萊就是其中之一,這家在美國與安利齊名的直銷企業在1998年未能列入轉型企業名單,對于這次牌照發放,表現出極大的信心。不久之前,其全球總裁專赴中國為申請牌照打氣,“沒有在中國的直銷經驗就不存在轉型的問題,適應起來更快。”
“安利事實上是直銷行業的標桿,在大多數直銷企業看來,未來他們的市場運營模式都將參照安利公司。”胡遠江分析。因此,新的安利模式以何面目出現,能否保證安利繼續領先,將使安利再一次成為行業焦點。
上一篇:自然跑出健康范 紐崔萊社群健康跑海口開跑 下一篇: 安利:堅持的力量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