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力挺對華出口促進議案求上億美元促出口
發布: 2009-05-21 09:53:30 作者: 鳴仁 來源: 21世界經濟日報

“美國企業,特別是美國中小企業,應該像歐洲、日本企業一樣,從本國政府那里獲得支持,以進入中國市場。”華盛頓當地時間5月18日,美國商會大中華區高級主任霍特曼(Jeremie Waterman)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商會將公開支持由美國國會美中工作小組引入的《美中市場接觸和出口促進議案》(下簡稱《出口促進議案》)。
這一議案的立法程序由華盛頓州眾議員拉森(Rick Larsen)于5月14日啟動,旨在要求美國政府“為美國中小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幫助并在美國國內創造就業。”
美國商會開拓中國市場的愿景得到了美國貿易代表科克(Ron Kirk)的重視。
5月18日當天,科克在美國商會發表演講,面對百余名美國知名企業代表,他首次披露了自己的工作計劃,表達了發展“更加周全”中華貿易關系的愿望,并呼吁貿易大國停止相互指責,共同推進多哈回合談判。
美國貿易代表是總統的首席貿易顧問、美國的首席貿易談判官員和貿易及相關事務的發言人。華盛頓Baker and Hostetler律師事務所資深貿易律師福爾德曼(Eliot Feldman)在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商務部和貿易代表辦公室歷來是美國總統在貿易事務上的左臂右膀,貿易代表負責談判雙邊或多邊協定,商務部負責執行該類協定。”
美商會吁求聯邦翻番撥款促出口
美國商會此次對《出口促進議案》充滿了熱情。
商會由3百多萬家美國企業和機構組成,其中80%的會員企業是中小企業。但是,“美國中小企業對中國的了解很少,美國政府對此(中小企業的在華發展)也缺乏支持措施”中國美國商會中小企業論壇聯席主席吳廷貴(Anthony Goh)這樣告訴記者。
中國目前是美國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據IMF今年4月預測,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經濟今年將分別衰退2.5%和3.7%,而中國將增長6.5%。
“中國是如今世界上少數經濟還在增長的國家,(美國企業)增加對華出口對于恢復經濟十分重要,而且能夠為國內創造就業機會。”霍特曼對本報記者表示。
為此,他建議美國政府增強本國企業出口競爭力,平衡中美貿易:“保護主義不解決問題。我們必須想辦法增加自己的競爭力然后綜合地解決我們與中國商貿關系的問題。”
美國商會還建議,美國政府將現有的促進出口的聯邦撥款翻倍,并把重點放在出口額占美國出口總額1/3的中小企業上。美國現在每年有2000億美元的聯邦預算用于幫助美國中小企業出口。商會同時希望進出口銀行能在貿易中發揮更多作用。
參與亞洲市場是首要關切
美國商會的建議部分地得到了當天到場做演講的美國貿易代表科克的呼應。
科克在演講中表示,“中美經貿關系的優點在于有像中美聯合商業和貿易委員會(JCCT)和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等成熟的對話框架,一旦貿易上發生問題,我們可以借用這些框架解決問題。”
其實,整個亞洲市場都是科克關注的焦點。
他說,“就我個人而言,在執行奧巴馬總統貿易政策時,如何讓美國(的產品和服務)更積極參與到亞洲市場中去是我的首要目標之一”,“我們初步打算利用2011年美國主持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機會,進一步加強美國的亞洲貿易政策。”
演講吸引了約百名聽眾,在座的包括美國知名企業安利、西屋、輝瑞制藥等公司的代表。這些企業和海外貿易息息相關,目前安利公司85%的銷售收入來自海外,80%的產品也銷往海外。
就眼下來說,科克的工作重點之一是推動國會批準美國和巴拿馬、哥倫比亞、韓國之間的三個自由貿易協定。這三個協定已經簽署,但是國會此前出于擔心影響美國就業等原因,遲遲未將協議合法化。
這些協議將給美國制造業、農業、運輸、服務業帶來巨大的市場。傳統基金會的研究員馬克海姆(Daniella Markheim)預計,美國-哥倫比亞自由貿易協定完全實施以后,將給美國增加11億美元出口收入。
科克當前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推動恢復多哈回合談判。上周科克趕赴日內瓦,訪問了世貿組織總部,與拉美和加勒比海國家、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代表,世貿組織總干事拉米、瑞士和歐盟貿易官員會面。不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尚未找到合適的途徑來推動多哈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