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內蒙古分公司負責人鄭軍英建企業自律自檢機制
發布: 2011-01-12 10:36:33 作者: 呂萌 來源: 河北經濟日報

打擊制假售假行為 各部門應齊抓共管
“假冒產品不僅違反了相關法規,破壞了市場環境,損害了相關企業的聲譽,而且對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構成極大威脅。”在向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提交的提案中,省政協委員、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河北/內蒙古分公司負責人鄭軍英建議,“建立企業自律自檢機制,加大對街邊小型門店及互聯網交易的監控力度,讓假冒偽劣產品在河北無影遁形。”
在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工作了13個年頭的鄭軍英,曾獲“河北省杰出青年企業家”、“河北省十大杰出女企業家”等多項榮譽。她在提案中說,知識產權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是知識經濟社會的重要生產要素。近年來,我國開展了一系列打擊假冒產品等行動,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但必須看到,在一些地區和領域,侵權盜版、制售假冒產品的現象仍比較嚴重。在日用消費品市場,某些知名品牌遭遇假冒的問題正日益凸顯。假冒產品通過借助正規品牌的良好聲譽,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僅違反了國家的相關法規,破壞了市場環境,損害了相關企業的聲譽,而且由于貨源不明、質量沒有保障,對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鄭軍英建議主管部門聯合我省主流媒體,加大對假冒偽劣產品危害性的宣傳,提高消費者的防患意識,讓假冒偽劣產品在河北無影遁形。建議有關部門在做好對集貿市場、商場、超市所售產品的監管基礎上,通過聯合執法、增加懲罰力度等方式加大對街邊小型門店的巡查力度。同時,鑒于互聯網已成為假冒偽劣產品的重要銷售渠道之一,建議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加大對互聯網交易的管理力度,相關部門應加強合作,形成打擊網絡售假行為的聯動機制,相關企業應加強行業自律,發揮網站自身的管理作用,切實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及相關企業的合法權益。
提案中,鄭軍英表示,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不僅是政府部門的事情,也是廣大工商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建議省有關部門牽頭,在我省廣大企業中發起“抵制假冒,保護知識產權”行動,建立自律自檢機制。倡導我省企業拒絕生產、使用假冒偽劣產品,保護、尊重知識產權,以實際行動保護消費者,倡導和諧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