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茶2012年產值450億 華萊:打造全產業鏈
發布: 2013-03-07 14:17:03 作者: 未知 來源: 三湘都市報

湘茶市場風起云涌。2012年產值450億元的重大利好,離不開“茶葉湘軍”的奮力前行,而“群雄”百花齊放的發展方式,也讓湘茶迎來了最好的時代。身為湘茶主力軍的他們,現在的努力,無疑是“湘茶快跑”的最好注腳。
他們在打“產業牌”
華萊:打造湘茶全產業鏈
“安化黑茶現在仍然還只是起步階段,沒有任何理由沾沾自喜。黑茶的發展,不是單一品種的發展,必須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陳社行說到。
據陳社行介紹,華萊先后投資1.2億元興建黑茶產業相關措施,目前已經建成的項目有萬畝黑茶種植基地、黑茶產業園等。落地于光明村的黑茶交易市場占地330畝,也即將動工。屆時,黑茶交易市場將包括博物館、黑茶產品展示中心等設施。
下一階段,華萊將在黑茶品牌文化創意上和產業鏈上下功夫。華萊與琴島合作的關于華萊黑茶文化情景劇也將于3月10日在琴島開始演繹。3個月之后,華萊還將加大投資力度,興建黑茶深加工生產線,生產以黑茶為主要原料的延伸產品。
湘豐:多元化發展沖擊上市
湘茶企業中,湘豐茶業可以說是唯一一家集多元化經營和實力于一體的品牌。
“我們基本上整合了大半個湖南省的資源,尤其是挺進了大湘西,圍繞著武陵山脈這個生態農業區,積極參與政府開展的大扶貧計劃。”總經理助理曾春雷介紹,以前茶農每畝的產值只有兩三千元,現在通過優質的茶苗扦插技術和茶園的培管技術,每畝的最低平均產值可達到五千元。
“從茶苗繁育到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從茶葉旅游、茶葉會所、茶葉培訓、茶葉賣場到茶葉機械,湘豐茶業有限公司將打造中國茶葉行業全產業鏈標桿企業。”公司董事長湯宇表示,湘豐茶業目前正在進行企業管理升級,作為省內第一家率先準備上市的茶企,有望在今明兩年內實現上市。
他們在打“技術牌”
古洞春:整合品牌尋求突破
“我覺得大葉茶是一個好的品種,當時我的出發點是為了拯救品種。”古洞春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春仙沒有料到公司會有今天的好成績。
經過多年努力,古洞春茶葉基地由最初的不足5畝,擴大到了8500多畝。2012年,古洞春茶業有限公司產值達7000多萬,年增長率達17%,從一個只有三名員工的小企業迅速成長為湖南茶葉界一支強大的生力軍。
“做品牌首先是對技術的把關,想把牌子做下去,技術是生命。我們從手工茶做起,請來很多專門做茶的師傅,加強包括栽培、采摘的培訓。” 2006年,“古洞春”茶葉成為全市首家獲得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茶葉品牌。
“2013年,我們的定位還是穩中求勝,把所有品牌、廠房進行整合,爭取到 2013年產值突破1個億。” 唐春仙表示。
保靖黃金茶:打造高端茶禮第一品牌
“湖南茶產業目前呈混戰局面,尤其是高端茶禮處于相對市場空白區,我們希望通過保靖黃金茶占領這一區域,從而帶動湘西整個茶產業的發展。” 湖南保靖黃金茶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怡表示。
2010年至2011年,保靖黃金茶年銷售額維持在1000萬元左右,2012年銷售額達到1500萬。“未來兩年,通過資金注入和技術更新,保靖黃金茶在產量和產值上將會有真正的突破。”楊怡介紹,在科研方面,公司計劃實施“四個十”科技創新工程,分別是十大花香型單株選育、十大單株快繁、十萬畝生態茶園建設、十大香型產品開發。
“品質決定品牌,打造品牌需要從高端入手,天牌黃金茶立足于高端人群,集中打造優勢產品。”在品牌塑造上,保靖黃金茶力求學習煙酒模式,塑造價值穩定的高端品牌。
他們在打“文化牌”
怡清源:文化搭臺演品牌大戲
在公司成立之初,湖南省怡清源茶業有限公司就成立了怡清源茶文化藝術團。作為湖南省唯一的茶藝專業藝術團隊,曾多次榮獲全國茶藝、茶道大賽冠軍,多次代表安化黑茶怡清源赴韓國、日本等國家參加演出。
“不久之后,張紀中導演的茶葉大戲《菊花醉》將會亮相熒屏。”怡清源董事長簡伯華介紹,這是中國茶文化與電影藝術的首次跨界合作。
“湘茶要走出去,這個臺最好由文化來搭。”簡伯華坦言,下一步,怡清源將與湖南衛視合作開拍安化黑茶電視劇《古道茶香》,并將開展“重走歐亞茶葉之路”活動,屆時將有120峰馱著怡清源安化黑茶等中國茶葉的駱駝隊從湖南安化出發,經由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北京、呼和浩特、烏蘭巴托、恰克圖、莫斯科,最終抵達法國巴黎。
香木海:工藝創新助力文化傳播
湖南茶葉分支眾多,其中尤以安化黑茶最為出名。近年來,湖南市場上涌現了一批以打造高端黑茶、傳播禪茶文化為己任的企業,香木海就是其中之一。
香木海掌門人譚偉中祖輩世代制茶,自小飽受黑茶文化熏陶,致力于黑茶制作工藝研究。“高品質的黑茶能泡兩百泡仍保持原有的湯色和香氣,這是其他品種所不能及的。”經過多年苦心研究,譚偉中終于成功掌握了唐代渠江薄片的制作工藝,為黑茶制作工藝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2011年,譚偉中開設香木海安化黑茶茶博館,成立安化黑茶文化交流中心,不遺余力地進行安化黑茶的文化傳播和品牌推廣。“我們公司就是一個茶文化生活館,每周都會舉行固定的講座,向外界傳播茶知識,培養大眾對茶的興趣。”
他們在打“模式牌”
三茗茶倉:打造茶業界的蘇寧
“中國七萬茶商不敵一個立頓”。曾經有人用“立頓”茶的成功來諷刺中國傳統茶文化和茶產業的發展,這讓身為茶人的三茗茶倉副董事長劉健“如芒在背”。
“雖然很刻薄,但很真實。”在劉健看來,目前中國茶的營銷模式還停留在傳統階段,農貿市場、批發市場、超市還是茶葉銷售的主體,在這種市場模式下,茶葉只是附屬品,因此在規模上、品牌上都受到了禁錮。
“目前的問題是,我們缺乏一個類似于蘇寧、國美這種將產品集中在一起的品牌賣場。”正是看到了問題所在,目前劉健將主要精力放在打造三茗茶倉上,“三茗茶倉要做茶業界的蘇寧、國美,以終端平臺的模式,集中原產茶和代理精品名茶,推廣各地名優茶,也讓更多的好茶不被埋沒。”
劉健的目標是,未來三年,三茗茶倉計劃在全省投入3000萬元,攜以自創的全新產銷模式,實施行業內前所未有的品牌覆蓋戰略,逐步構建出直營型和品牌托管相結合的行銷版圖。
君山茶業:以旅游資源帶動產業發展
“2010年,在國內市場,君山銀針黃茶產值才600多萬,到2011年迅速達到4000多萬,2012年君山茶業的年銷售額達1.67億。”湖南省君山銀針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準介紹。
在國內市場發展如火如荼之時,君山茶業在海外的布局也并未落下。“目前,君山銀針遠銷英、法、俄等16個國家,省茶葉公司年出口6000萬美金,其中60%的貢獻都來自君山品牌。”王準如是說。
如今,君山茶業在大力打造長江中下游環洞庭湖黃茶產業帶基地的同時,正加大建設集茶園基地、生產加工、科研技術、文化推廣、旅游景點于一體的全國黃茶產業與文化傳播中心。
王準介紹:“我們正在籌劃將岳陽君山島打造成一個旅游基地,還邀請了張藝謀導演,將合作拍攝一部以岳陽山水為題材的《洞庭·印象》宣傳片。”
上一篇:聚美好創未來 漢德森2021年終盛會將開啟 下一篇: 劉杰:品牌是企業的生命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