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偽PE再現江湖 PE監管疏漏何時能止
發布: 2013-06-07 10:21:41 作者: 未知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PE監管脫節顯尷尬 WS控股“偽PE傳銷”再現
再美麗的泡沫也終有破滅的時候,只不過吹泡沫的人通常會繼續吹出更美麗的泡沫。
在《第一財經日報》1月7日報道《國永基金“偽PE傳銷”揭秘》之后,近期,國永基金控制人王昌波和他的美國WS(王氏)國際控股集團(下稱“WS控股”),又做起了發售其旗下“美國OTC掛牌上市公司”全球新能源實業公司(下稱“全球新能源,GNEW”)可轉換優先股的生意。
然而,與此同時,WS控股早先的投資者卻掀起了一陣討債潮:在兌現過幾期投資回報后,投資者就再也沒享受過合同約定的收益。相反,在合同到期后,卻連本金都拿不回來。
但當滿懷憂慮的投資者去多個部門投訴時,卻發現打著“私募股權投資(PE)”旗號的機構在當地竟然沒有專門的監管機構。
有法律學者對本報表示,面對屢屢發生的以PE之名行非法集資之實的事件,PE未入基金法,實在是一大遺憾。“希望相關事件警醒有關部門和立法界人士,讓投資者找到監管的‘婆婆’,讓偽PE無處藏身。”
攬財新招
5月10日下午,在上海浦東一家酒店的大會議室里,本報記者耳聞目睹了全球新能源可轉換優先股產品說明會暨上市公司高管見面會。除WS控股董事局主席王昌波、執行總裁安東和所謂“國內重要機構投資者代表”,為說明會造勢站臺的還有全球新能源CEO Peter Hellwig、財務顧問菲利普、投行顧問道格拉斯等外國人。臺下100多名聽眾則以老年人居多,其中有的老人甚至拄著雙拐,有一對老年夫婦身上的衣服都有破洞。從他們的議論中可發現,他們對資本市場尤其是境外資本市場所知甚少,對收益率則特別在意。
安東說:“可轉換優先股的發行,對企業的發展和公司的轉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我們投資人的股票增值打下堅實的基礎。據有關專家預測,轉板后的股價可不低于12美元。”
Hellwig則稱:“各位如果再繼續支持我們,繼續投資這個產業,我們可以再把產能繼續往上提升。如果我們能朝前再邁一步,就將給所有投資者帶來利潤。”
傳銷式”偽私募再次調查:藍鼎投資涉嫌非法集資
微軟雅黑“傳銷式”私募的騙局仍未完結。
以藍鼎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藍鼎投資)和其背后所投資的內蒙古鑲黃旗興源礦業有限公司(下稱興源礦業)為例,“傳銷式”偽私募的影響已擴散至北京、成都等地。同時,高回報、短周期、低門檻的誘惑,令許多投資者深陷其中。
目前藍鼎投資活動仍在持續。6月4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撥打藍鼎投資客戶經理馬曉兵電話,對方表示仍可投資,最低額度為5萬,6月1日起年化分紅已由44%調整為33%。
“肯定沒問題,公司有四五十口(油氣)井,我們從11年就在做了,現在北京還有20多個人投資,每單都在400萬以上。”馬曉兵說。“區別只是掙得多或少,11年投資的人都翻三番了。”
值得注意的是,和過去傳統意義上的傳銷與非法集資的較大區別是,這類“傳銷式”私募均有所謂“實體產業”作為支撐。但這類“實體產業”均與實際宣稱投資的規模有較大差距,其存在意義僅或為了將“偽私募”騙局延續下去。
與此同時,該類“偽私募”常以多地活動、會議包裝等手段營造聲勢,便于其持續進行涉嫌非法集資的活動。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