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引領未來 顏志榮:投入大量資源促年輕人成長
發布: 2014-07-10 11:27:37 作者: 周瑞華 來源: V-MARKETING成功營銷

安利是一個“人的事業”,人才的年輕化和可持續,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5月30日,載著3000多名安利年輕營銷人員及其家屬的“青英號”郵輪從上海寶山港出發,駛向韓國參加海外研討會,年輕的營銷人還將參加在釜山舉辦的主題為“我是大明星”的國際青英盛典,走上紅地毯,體驗鎂光燈聚焦的明星感覺。
這是年輕的安利營銷人的一次盛典,也是安利年輕化戰略中的一個重要活動。這家再過幾年即將迎來60歲的公司,在吸引年輕人、完善人才梯隊的過程中,不斷地為公司注入活力,從而確保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年輕化一直是任何一項事業持續發展的核心戰略,具體到安利,這是一個“人的事業”,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年輕化戰略對安利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自2009年提出年輕化戰略以來,吸引了大量年輕營銷人的加入,給安利帶來了持續不斷的后勁力量。2013年,安利全球銷售額創118億美元新高,其中安利(中國)的銷售額達到293億人民幣,已13年保持增長,這其中新生代營銷人員作出的貢獻不可小視。
年輕化,看未來
用安利大中華總裁顏志榮的話來說,年輕化是一種共識。
“現在是屬于世界杯的時間,以足球為例,十多年前中國的女足如日中天,世界亞軍,但今天已經不能與當年相比,我們看巴西隊、歐洲的球隊為什么到了今天仍然這么強大,是因為他們有年輕化的策略。”身為資深球迷的顏志榮說。
企業也不例外。雖然是一家有著50多年歷史的企業,安利卻不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老化。“安利不是看今天,我們的戰略永遠是不斷地看未來。”顏志榮說。
隨著80后開始進入企業的管理層,90后開始步入職場,現在的年輕人將成為未來企業的中流砥柱。而對于安利這樣一家直銷企業來說,它的事業其實就是一個“人的事業”,人才有著戰略性的意義。如果現在不實施年輕化戰略,培養營銷人員的能力,將來就會出現人才的斷層。
“如果你沒有關注這一群人,在5年、10年之后,就不會有一個梯隊,人才的儲備會出現斷層。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顏志榮表示,“80后、90后在成長過程中,跟50、60、70后完全不同,他們獲得信息和溝通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企業沒有改變想法去靠攏他們,去了解他們,用他們的方式跟他們溝通,那就出現斷裂。所以公司需要年輕化的戰略。”
更重要的是,知識也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我那個年代讀的東西70%已經沒有用了。現在學校里同樣的科目,跟以前學的內容已經完全不同,”顏志榮說,“如果你沒有不斷吸引這些新人進來,你對于新事物的了解就有斷層,那如何與新的企業競爭?”
用他的話來說,年輕化是一個長遠的項目,也是一個全球性的戰略。自2009年在中國推出年輕化戰略以來,到現在,在安利活躍營銷人員中,35歲以下的營銷人員越來越多。這些年輕人觀念新穎,充滿朝氣,富于創新,擅長運用互聯網工具,更善于以一種貼近消費者的語言、方式進行營銷。他們的加入,給安利注入新鮮血液和活力,更重要的是,這些年輕的營銷人處在市場一線,直接面對消費者,他們更易于接近逐漸成為市場主力的年輕人,影響新一代消費者。
所以,安利將這個年輕化的戰略稱為“引領未來”戰略,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將是未來引領安利持續發展的領導力量。
以年輕人吸引年輕人
在年輕營銷人員的培養上,安利在2011年搭建了一個專屬年輕營銷伙伴的業務支持平臺——安利青英薈AYAC(Amway Young Achievers Club),寓意“年輕”、“英才”,并以年輕人喜歡的網站、微博、視頻等方式,宣傳產品銷售技能、技巧,協助年輕營銷人建立穩定的消費者群體;開展年輕人關注的公益、環保等活動,聚集一大批年輕的安利營銷人員。目前,青英薈已擴展到全國大部分城市,開展生動活潑的主題活動,全力支持年輕人在安利的發展。
“年輕人的活動一定要找年輕人設計。我從一個比較高的戰略角度看年輕化,知道它的長遠目的是不斷地儲備未來發展力量。具體的一些活動,是以年輕人為主去設計的。青英號第一次做研討會,年輕人設計肯定有體會,知道年輕人喜歡什么樣的氛圍,整個活動的設計,都是圍繞這部分人。”顏志榮說道。
在這次“青英號”韓國之旅中,“文化大講堂”、“我是大明星”都是非常受年輕人歡迎的。“我是大明星”青英盛典上,數千名年輕的營銷人身著盛裝,走上紅地毯入場。這個環節的設置,就是為了鼓勵年輕人“人人都可以是大明星”。盛典還邀請了來自韓國、中國內地以及港臺地區的年輕精英,登上舞臺,大方地講述自己的成功。還邀請了在年輕人中人氣很高的韓星尹恩惠、Rain以及臺灣歌手蕭敬騰到現場助興……這些圍繞著年輕人的興趣展開的活動,引爆了現場的氣氛,尖叫聲和歡呼聲充斥著整個釜山電影節場館。
80后、90后的營銷人與父輩不同,他們個性張揚、勇于表現自我,公司也采取了有別于以往的方式。“安利以前每一次研討會,雖然總體上能獲得很高的滿意度,但你細分的時候,會看到年輕人的要求更加高,所以他們的滿意度分數就比較低。這次我們把他們分開,滿意度超過了九成。”顏志榮說。
互聯網工具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
互聯網時代,年輕人的營銷方式也在發生變化。為了跟上年輕人的步伐,安利也開始商務電子化的進程,推出易聯網,安利會員可以直接通過網站訂貨;為每一款重頭產品開發App,目前安利的女性美容程序、安利皇后廚房電子菜譜都有App,消費者只需打開App即可獲得產品體驗。
在安利,電子商務并不會對營銷人員構成威脅,相反,它是助力營銷人員的輔助工具。用顏志榮的話來說,“我們并不是做一個跟直銷體系并聯的電商體系,而是做一個串聯的體系,給我們的直銷體系加上電商的翅膀,助力我們的營銷人員更好地提高效率”。
顏志榮認為,安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與營銷人之間彼此信任的伙伴關系。目前,安利(中國)來自電商的銷量為14%,“我不會為了眼前的利益損害和營銷人員建立的長久的伙伴關系,”他說,“如果偏離了這種關系,我們一定要充分地檢討。”
在社會化媒體時代,年輕營銷人擅長利用社交媒體的優勢來進行營銷。社交工具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一條短短不超過140個字的微博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可能會產生一些不那么正面的效應。為了指導年輕營銷人更好地利用社交工具,安利在培訓中,為營銷人員提供指導,教他們如何正確地使用社交媒體。
“我們有一個系統去看,到底這些營銷人員有沒有濫用這些社交媒體,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會給他們一些警告、教育。我們有一個完善的教育體系和制度,如果你夸大產品,第一次不進行處理,第二次再發生,我們有一些很明確的機制來控制。”顏志榮說道。
今后,安利還將推出體驗戰略,給在安利平臺上創業的年輕營銷人員全新的體驗。今年下半年,位于上海的安利體驗館將建成,這將成為營銷人員一個很好的工具,帶給顧客不同的體驗,從而更好地幫助他們了解安利。
在整個安利內部,大量的資源都投入到年輕營銷人員身上,一方面幫助他們學習和成長,另一方面,在軟、硬件方面投入建設,利用互聯網環境下新的營銷工具,輔助年輕人進行營銷。
管理年輕化
隨著年輕營銷人員的不斷加入,安利在對員工的管理上,也開始嘗試以年輕人更能接受的方式,更好地與年輕人溝通、對話。安利在過去10年里,一直堅持走進大學校園招管理培訓生,每年都有一批大學畢業生成為安利的員工,在安利中國不斷成長,同時也給安利帶來新的思想、想法和創新。
與老一輩的人相比,顏志榮認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個性化的意識更強,更注重自我表達。所以,與這樣一群年輕人交流,一定要換位思考,站在年輕人的角度看問題,運用新型的溝通媒介,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溝通渠道。對新加入的員工,公司會安排個人導師,被90后稱為“饅頭”(Mentor);公司開放創新平臺,員工可以暢所欲言,表達各種奇思妙想。
而在與年輕員工的溝通上,公司會通過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和渠道,比如視頻、微信、微博、博客等,創造大量高質量的正確的信息。例如,顏志榮是一位資深博主,他會將自己去世界各地的一些感受,或者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寫進博客里,與自己的員工進行分享。他的博客內容在員工中很受歡迎,閱讀率很高。而在這之前,一直采用的是“總裁來鴻”的形式,每個月給員工一封溝通郵件,這種方式在現在的年輕人看來,既過于正式,也不利于互動。
用顏志榮的話來說,年輕化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也并非在一兩年內就會帶來顯著的效果,只有持續不斷地吸引年輕人的加入,在10年、20年之后,它的效果才會顯現。
關鍵詞:顏志榮 資源 年輕人 成長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