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營養中國走進10座城市 全力打造舌尖3.0
發布: 2014-07-17 11:02:49 作者: 佚名 來源: 安利


安利(中國)總裁黃德蔭(左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宣傳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群安(左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右一)等人啟動營養中國行活動。
近五成人依靠自身知識判斷營養健康信息真偽,僅兩成人能讀懂食品營養標簽……在全民熱捧舌尖上的美味的今天,民眾的營養健康意識依然堪憂。2014年6月21日,由公司支持、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指導,《環球時報》《生命時報》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營養傳播大會暨2014安利紐崔萊營養中國行”在京啟動,從7月開始,該活動將走出北京,來到上海、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遼寧、河南等10個省市,集中關注慢性疾病、青少年健康、白領健康、體重管理、植物營養素等五大方向,通過與當地營養專家及媒體、居民的互動,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普及營養知識,打造網絡空間的舌尖3.0時代。
為了更清楚公眾的營養誤區在哪里并提供針對性建議,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生命時報社、搜狐健康、新浪健康今年共同開展了“中國公眾營養素養網絡調查”。截至2014年6月17日,共有39228人參與,其中男性18186 人、女性 21042 人,分別占總人群的46.4%和53.6%。在營養中國行啟動儀式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馬冠生分享了這次調查結果,并做了權威解讀。他表示,此次調查暴露出我國網民在營養健康認知上的不少“老大難”和“新問題”。比如對每天能吃多少油和鹽,公眾的認知度一直都很低。而且絕大部分人不知道營養標簽,更不具備相關知識,在選擇食品時也很少特意關注。另外調查顯示,約49.7%的人群依靠自身知識判斷營養健康信息,只有約四成的人知道《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有5層。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左三)、安利(中國)研究開發及技術法規副總裁陳佳(右二)等人現場探討公眾營養問題。
基于公眾營養認識的薄弱,今年的營養中國行活動將采用立體化傳播,讓民眾在尊享舌尖上的口感與文化的二維空間的同時,了解美食的真正精髓——營養與健康價值,打造舌尖3.0時代。今年“營養好微博大賽”繼續舉辦,將面向普通大眾和專業人員兩條線開展。面向普通大眾的部分會帶領網友曬美食,聊營養;而面向專業人員的部分將結合營養行活動討論特定的營養話題,征選優秀作品,最后評出大獎。此外,開啟“中國營養健康傳播百人會”,這是一個集合了營養專家、相關機構代表、資深媒體人的微信群,讓專家、政府、媒體三方有了一個可以隨時分享觀點、討論營養傳播的平臺。另外,“營養中國”微站是在今年大熱的微信平臺基礎上搭建的融合了營養素基礎知識、趣味小測試、孕期營養、特殊人群營養等大眾關心健康問題的知識庫。“營養大講堂”在延續去年權威、生動、接地氣的基礎上,將與衛生計生委百姓健康頻道合作,推出精心制作的系列視頻節目,并通過網絡進行傳播,以方便大眾更有效地學習營養知識。
安利(中國)總裁黃德蔭在啟動儀式上表示,傳播營養健康知識是保健品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支持公眾營養健康教育,提升公眾的營養健康素養,引導公眾在實現膳食平衡的基礎上科學理性地看待和使用膳食補充劑,是實現國家、公眾、行業和企業的多贏之舉。多年來,安利紐崔萊舉辦了一系列公眾營養健康宣傳教育項目,比如紐崔萊健康跑、紐崔萊“動力新干線”健康快車、多彩膳食宣傳、營養早餐宣傳等專項活動。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