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行業監管重心移至備案管理與原料名錄
發布: 2014-11-28 10:58:20 作者: 佚名 來源: 南方日報

面對政策法規的變化,化妝品企業該如何應對?毫無疑問,“順勢而為”是必然選擇。
近半年來,化妝品法規的調整舉措頻頻,化妝品行業監管收緊的趨勢明顯。面對政策法規的變化,化妝品企業該如何應對?毫無疑問,“順勢而為”是必然選擇。那么,準確理解和把握這個“勢”,就變得尤為關鍵。
在此之前,我們可以先對近期以及可預見的未來的化妝品領域政策法規變化做一梳理。目前已經完成的政策法規調整主要有三項,分別是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實行網上備案、美白類產品納入特殊用途化妝品管理和頒布已使用的化妝品原料名錄。近期我國化妝品法規還將有5個方面的變化,包括下放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權,出臺標簽管理辦法,出臺注冊管理辦法,推出許可兩證合一以及新原料批件制等。另外,從更長期的規劃來看,還將有三個方面的主要變化,一是國家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已經列入國務院立法計劃,二是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已由廣東省食藥監局起草并上報,三是廣東化妝品安全地方條例也已經列入廣東省人大A類立法計劃。
從這些變化當中,我們可以對其中體現出的“趨勢”作出判斷。
首先是要走向基于科學精神的監管,科學檢驗的證據將變得越來越重要,藥品和化妝品的邊界將更清晰地區分。而這也恰恰是美白類化妝品納入特殊用途化妝品管理的背景所在。
第二是走向基于法規標準的監管,監管的法律法規體系將越來越完善。換言之,隨著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行政化的監管手段將越來越少,這對于想要合法經營的企業來說應該是一項福音。而與此同時,處罰的標準也明顯趨嚴,與國際接軌,企業要再“亂來”,成本必然高企。
第三是走向基于風險管控的監管,監管的重心將從“管生產”轉向“管原料”,從“管品質”轉向“管風險”。對此,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監管處處長謝志潔曾明確表示:“近年來的化妝品安全事件,罪魁禍首便是原料的使用問題。管好原料,化妝品安全監管也就做到了七八成。”而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未來在產品創新時必須做好的一項前提工作就是新原料申報。新的化妝品原料名錄公布后,翅果油成為最新通過申報的新原料之一,這對于企業來說不僅意味著拿到上市的通行證,也意味著相對其他企業來說建造了一道原料壁壘,一舉多得。
第四是走向基于產業發展的監管,重點從保障基本面轉向促進先進面。這可以簡單理解為,市場上好的產品多了,好的企業活得好了,自然就不會給壞的產品、壞的企業留下生存空間。因此,歸根結底,監管還是以追求產業發展為目標,而不是把產業管死,對此,企業可以放心了。
第五是走向基于社會共治的監管,從政府監管、企業自律走向社會共治。這還是回到協調好政府、市場與社會的關系,而在這過程中,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作用不可忽視。
總之,完善的法規標準,自律的市場準入,科學的分類監管,明確的風險管控,嚴厲的法律責任,成熟的社會力量將是未來化妝品行業監管的幾大重要趨向,對于企業來說,順勢而為,方顯明智。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