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那些影響廣泛的健康謠言,你中招了沒?
發布: 2016-03-09 09:19:14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有一年“3.15”,我們和當地工商局配合,開展了多場消費普法和咨詢活動。其中有一場是在商業廣場舉行的有獎知識問答,送的禮品是牙膏,F場群眾的參與熱情很高,主持人剛問完,就有人搶著回答。但是活動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質疑的聲音,“這個牙膏管尾的顏色是黑色的,黑色不好,是化學成分的”。
很多人都聽到過這個謠言:牙膏管尾部的顏色代表成分,綠色就是天然的,黑色就是化學的。其實,黑色是代表印刷定位的顏色,光標到這里就自動切斷,根本不代表里面的成分和含量。這個謠言流傳了很多年,后來通過多方報道和澄清,問題才得以解決。即便如此,由于謠言流傳太廣,仍然有人被蒙在鼓里,那天活動現場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小插曲,讓人哭笑不得。
上周,我到北京參加了由人民網健康和健康時報社聯合舉辦的“健康中國人•全國兩會健康E客廳圓桌論壇”,討論的話題是“抵制健康謠言與精準傳播健康”。我在論壇中就分享了這件事情。

那些年,我們輕信過的謠言
“維C和蝦同吃相當于砒霜”、 “葡萄酒中的沉淀物是有害物質” 、“土豆片貼傷口能療傷”,這些最終被證實為健康謠言的文章,我們每個人都多多少少看到過,也許曾經相信過,甚至有可能到今天還蒙在鼓里。
每次看到這類消息,我們本能地就會感到吃驚。吃驚,是因為重視,因為健康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很多人會“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畢竟動動手指轉發又不費什么力氣,萬一是真的呢?
即使想去求證,也往往是借助互聯網。而互聯網上的謠言比辟謠文章要多得多,很有可能讓你得到錯誤的答案,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地繼續擴散下去。
站在企業的立場,我覺得值得深思的并不是“老百姓怎么這么容易輕信謠言”,而是既然我們的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健康,那么我們可以做點什么?
我們能夠怎么做?
我記得有一年三生年會,我的講話中提到一個數據:中國保健品行業的市場規模,當時能在互聯網上查到很多數據。如果是功利主義的做法,那很簡單:哪個數值大就用哪個。但是我們沒有這么做,而是向中國保健協會求證,得到一個科學準確的數據才講出來。
也許有人會說,在健康謠言泛濫的大環境下,即使認真苛求地去做到精準,也只是杯水車薪。可是,通過媒體、機構和企業的共同努力,至少上面提到的這些謠言,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公眾所認識,不是嗎?
其實,無論是三生公司和中國保健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這樣的專業機構合作,還是參加人民網這樣的權威媒體發起的論壇,都有益于推廣和普及正確的食品和健康知識 。堅持去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們是健康產品的提供者,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導者,也是2011-2015“中國食品安全十強企業”的獲得者。精準地傳播健康知識,幫助顧客創造健康美好的生活,是企業應有的擔當,也是每一位三生伙伴的責任。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