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軍:涉水直銷的企業大多數在玩資金盤
發布: 2017-08-11 18:13:38 作者: 張鵬 來源: 直銷博客網

繼6月20日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系統公示了多家受理企業信息后,8月9日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系統再放“大招”,公示了22家受理企業信息。時隔兩個月不到,幾十家申牌企業的名字紛紛進入業內人士的視野,在讓人感慨直銷魅力的同時似乎也預示著會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到直銷隊伍中來。事實上,除了這些得以公示的企業外,還有不少涉水直銷的企業。作為同行媒體,直銷頭條網更是對涉水直銷的各個企業做了諸多報道,筆者也有幸能采訪到直銷頭條網ceo胡洪軍,聽聽他是如何看待這些企業涉水直銷的行為。
注冊資金不等于誠意 產品與制度是關鍵
熟悉直銷的人應該都知道商務部規定直銷企業的注冊資金不能低于8000萬人民幣,這是一個最起碼的門檻,然而這些涉水直銷的企業當中有達標也有沒達標的,那么8000萬人民幣能否作為分界線用來評判企業的誠意?對此,直銷頭條網ceo胡洪軍表示注冊資金與企業進軍直銷的誠意不能劃上等號。由于現在的注冊資金都不是實繳,導致很多涉水直銷的企業以8000萬注冊資金作為噱頭來吸引更多人加入。而某些注冊資金只有1000萬甚至只有數百萬的企業本身就是有問題的,看都不用看。唯一能體現企業進軍直銷的誠意是要看它的產品與制度。
高拔比獎金制度有風險 消費者切勿盲從
評判企業進軍直銷的誠意既然是看產品與制度,那么有些涉水直銷的企業設計出來的高拔比獎金制度,到底是為了更好的經營直銷還是只為了圈錢?對于這個問題,直銷頭條網ceo胡洪軍表示企業老板可能不懂直銷,交由操盤手來設計,目的就是達到早期吸引更多人加入的效果,然后過段時間再修改制度。就算期間崩盤,老板肯定推卸責任來表明自己也賠錢了沒法負責,最終消費者也只能自認倒霉。
涉水直銷的企業多數玩資金盤
時間轉眼已到8月份,那么從整體來看2017年涉水直銷的企業有什么相同之處?有沒有比較有亮點的企業?對此,直銷頭條網ceo胡洪軍表示這其中的企業多數都在玩資金盤,采用返現模式來沖擊正規市場,不停變換獎金制度,而最終也只會越變越差。盡管玩資金盤的占多數,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認真經營直銷的企業,比如:LLL和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公司(應被采訪者要求,在這里以首字母和年份替代企業名)。它們均以產品為導向,采用小單制度打造適合大眾創業的低門檻平臺,高管專業且經銷商素質高,幾乎沒有投訴和負面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筆者在8月9日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系統公示的22家受理企業信息當中找到了胡洪軍說的其中一家。
既然涉水直銷的企業大多數在玩資金盤,那么如何建議廣大群眾對這些保持應有的理性,擦亮眼睛看待?直銷頭條網ceo胡洪軍表示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資金盤制度設計者就是利用人的貪欲并施以小恩惠,誘騙投資者掉入他們設計好的圈套。想一想那么高的利潤從哪來的,從實體經濟嗎?所以要謹慎投資,不要參與。筆者也想說腦子是個好東西,希望大家都有,高回報的背后也注定面臨高風險,做直銷還是要選擇有牌照加持的企業!
編輯評述:高撥比的制度不可能長久!當你把你的親朋好友發展進來之后,公司把制度一改,你和你的親友就進退兩難了。怎么維護你們的利益呢?企業改制度是商業信譽問題,但是受害人怎么舉證呢?還有就是如果你的系統領導帶你去這樣的公司,你想清楚:是要跟他一起去騙你的伙伴們呢還是堅守你的道德和職業操守?
上一篇:三八婦樂人事巨變:袁曉峰失勢,韓美寧上位 下一篇: 商務部再次公示22家申牌企業受理信息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