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佳節 小記者家庭在安利體驗館享受中秋親子時光
發布: 2017-10-09 14:31:45 作者: 佚名 來源: 安利

10月4日下午,重慶晨報•上游新聞帶領十組重慶晨報環球科學小記者家庭在安利體驗館參加了由重慶晨報主辦、安利重慶分公司協辦的“相聚在安利,月好人團圓”中秋親子喜樂薈活動。
小記者與家長們相聚一堂,著古典漢服、品特色茶點,以體驗傳統習俗的方式度過了別具一格的中秋佳節。
學習傳統文化 小記者們的“編前會”
安利志愿者、前資深媒體人單鴻雁老師,把小課堂改成了“小記者的編前會”,帶動孩子融入活動。
單老師說:“當記者不是只會寫文章,更要學會思考,培養一雙發現的眼睛,才可以“鐵肩擔道義”,穿漢服、聽典故、做花燈……是為了讓孩子們浸潤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成為傳承者。
“家長給孩子的禮物:偉人的情操、健全的體魄、積極的思維習慣、閱讀的習慣、善良感恩的心……給孩子飯吃孩子會長大,給孩子思想孩子會偉大”獲得了家長一致的共鳴。
“孩子給父母一份孝順,父母給孩子一個未來;孩子給社會一分回饋;社會給孩子一個舞臺。”貫穿整個活動,體驗館變成了一個小社會,孩子、父母、志愿者、路人在這里度過了一個別開生面的中秋,體會著團圓,感受著成長。

安利志愿者單鴻雁為小記者們講述中秋習俗
花燈義賣 樂在其中
花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承載著虔誠的祈愿,而在本次活動中,小記者們利用親手制作的花燈進行現場義賣,所籌集的善款將全數捐贈給安利基金公益會,把孩子們的愛心帶去偏遠山區,資助貧困兒童。
糊紙、打中國結、點亮花燈……小記者們認真學習每道工序。
這個活動既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要有溝通表達的能力,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籌集善款,就要說服咖啡廣場喝咖啡的陌生人,安利體驗館搖身變成了拓展訓練場,有的孩子一次次被拒絕,急的快掉下眼淚了,父母在一旁干著急也幫不上忙,最后終于成功了,孩子和家長都體會到了:未來父母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可以幫忙,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逆商,才可以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父母與孩子一起制作花燈

小記者在安利體驗館義賣親手制作的花燈
“為5加油”助力貧困幼兒成長
最后孩子們總共籌集了200多的善款,全部投進了募捐箱,“為5加油”。
在中國,約有1000萬名5歲以下孩子,因為經濟落后、家庭貧窮、營養觀念缺失等原因,他們身體瘦、個子小、愛生病。這些錢對于小記者可能就是一個玩具,可是對貧困的孩子卻是好幾天的早餐,小記者們在活動中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小記者們將義賣的善款捐給安利公益基金會,資助貧困地區兒童
制作手工月餅 奉餅盡孝
進入安利皇后鍋教室,同學們戴上紅色的廚帽,跟著老師有模有樣地學習制作傳統月餅。
弟子規里講:“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 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自古也有朱熹孝餅奉親的典故。
孩子們做出的第一個餅,恭恭敬敬舉過頭頂獻給自己的父母,“媽媽辛苦了,感謝您的養育之恩!”孩子們稚嫩的話語讓在場家長感動不已。“我覺得之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張語新的媽媽向記者說,自己看到孩子的成長后感到十分欣慰,有的家長熱淚盈眶,說這是世界上最香甜的月餅。

小記者在父母的陪伴下制作月餅

小記者向父母奉餅
游戲時間 活力大比拼
活動最后,小記者們還進行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游戲大比拼。“加油!加油!”在接力比賽中,小記者們用小手緊緊握住乒乓球拍,努力保持身體平衡以避免球拍上放置的XS飲料瓶左右傾斜,認真嚴肅的表情讓家長們忍俊不禁。而隨后的投壺游戲也讓在場的小記者們直呼“好玩但太難了!”各個家庭之間相互交流技巧經驗,現場氛圍十分融洽

接力比賽

投壺比賽
結束了中秋喜樂薈的學習與體驗,小記者們紛紛表示獲益匪淺。各個家庭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傳遞愛心、制作美食、釋放活力等環節對中秋節有了一個更深的了解。
小朋友們不僅玩得投入,更學習了知識、懂得了孝道。最后孩子和父母還聆聽了教育學家王進老師的講座,讓孩子找到了功課作文難的金鑰匙,“平日里工作忙,這次利用假期陪孩子參與親子活動,看到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和收獲,感覺很欣慰!!”小記者家長滿意地說道。

參與本次活動的小記者家庭合影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