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美,他們是“工人”更是“工匠”
發布: 2018-06-07 09:15:54 作者: 佚名 來源: 完美

“機器換人”時代,黑科技、機器人員工、自動化流水線等日益強大,企業生產成本下降、效率提高,更重要的是夯實了產品品質的基礎。無論生產方式如何改變,確保產品品質是永恒不變的,也離不開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人。
揚州完美的建設,根本落腳點是人。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的更新換代,對產品質量的管控苛刻得近乎是“雞蛋里挑骨頭”,體現了完美人對產品的精雕細琢?梢哉f,完美“智造”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踐行“工匠精神”的過程。

有著“工匠精神”的人,在生產過程中會全心全意投入,不放過每一個細節、追求完美,做出的產品也堪稱完美。這種“工匠精神”,與完美公司“追求完美”的質量方針非常契合,揚州完美積極引導員工從“工人”向“工匠”轉變,并將完美工匠的智慧聚成“智造”發展的“最強大腦”。
練就快速辨別瑕疵品的本領
在生產中,員工時刻牢記“下道工序就是客戶”的觀念,及時發現質量問題并解決,不讓任何有質量缺陷的加工件進入下一工序。在揚州完美車間,有一名負責產品灌裝工作的操作工,能夠通過聽設備運行發出的聲音來判斷設備運行是否正常。有一次,他聽到流水線上的除靜電儀發出的聲音不太一樣,敏銳的他立即停止該生產線,檢查除靜電儀,從發現設備異常到果斷成功處理,僅用了25秒的時間,多虧了這名經驗豐富的“聽風者”,避免了生產損失。

揚州完美有合格而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商,但即便如此,員工依然沒有掉以輕心。比如有一次有家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外觀看起來與之前是一致的,通過檢測時發現有細微的差異。經過仔細詢問供應商才知道,供應商的原材料雖然質量沒變,但改變了一項工藝,導致了細微的差別。最終,揚州完美將這批原材料全部退回。
一年600多條員工建議改進企業生產
完美產品試生產出來后,研發人員必須試用、體驗,模擬客戶使用的環節。有一次試用發現一款產品的蓋子擰起來特別費勁,于是生產、品控甚至產品包材的供應商第二天就坐在一起商討如何解決。在蘆薈膠生產過程中,有個翻盒的環節需要手工完成,后來幾名員工發現,只要將盒子抬高,適度傾斜,盒子自然會翻身。這一細微的改變看似不明顯,卻加快生產線的自動化進程。
雖然實行的是先進的標準化規范操作程序,但揚州完美不拘泥于這套程序,鼓勵一線員工提出合理意見。僅僅一年就收到了600多條有效建議。

鐵罐生產線投放干燥劑工序實現自動化歷時一年多,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精準,揚州完美不斷與機器人公司交流設備的定制化,花了近一年時間研發出“拾放機器人”,從調試到正式使用又經歷了近兩個月,這期間揚州完美員工作出了很多的改進,并將這一成果推廣應用到其它生產線。

生產實現了智慧升級,也帶動了揚州完美員工素質及上下游產業鏈智能裝備和產品的整體升級,將員工從重復勞動的崗位中釋放出來鉆研技術和服務,使生產人員及管理人員從以往的單一作業,逐步向多技能工人及多技能管理人員轉變。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