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甘肅東西部扶貧協作再升級 天士力集團扶貧行動再創新
發布: 2020-09-04 09:51:57 作者: 佚名 來源: 津云融媒體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天士力集團主動響應津甘兩地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號召,圍繞甘肅省區域資源和產業特色,結合天士力在產業、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助力鎮原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為貧困縣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8月25日,鎮原縣•天士力扶貧攻堅共建聚德小鎮(美麗鄉村)示范項目總結推廣報告會,在鎮原縣閆溝村舉行。聚德小鎮是天士力集團聯手鎮原縣打造的美麗鄉村示范工程,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天津市、甘肅省等地黨、政、商、學界領導,對這一創新扶貧項目給予高度評價,并對天士力集團近年來在甘肅探索的扶貧保障體系給予大力肯定。
鎮原縣是陜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務院掛牌督戰的國家級深度貧困縣。該縣四面環山的閆溝村,以前貧窮落后,缺乏主導產業,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家里剩下老人和孩子,居住環境雜亂無序,村民大都住在老舊平房中,吃水得走出幾里山路去挑,家里都不敢用大瓦數的燈泡……
貧困山村華麗轉身
2年間,閆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排排白墻青瓦的二層庭院式洋房沿坡而建、錯落有致,周邊綠樹成蔭、滿目蔥蘢,村里整潔美麗,產業合作社經營得紅紅火火,每一位村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貧困山村變身美麗鄉村
據了解,為積極推進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天士力集團積極響應甘肅省和天津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統一部署,與鎮原縣人民政府聯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歷時2年打造了集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融的美麗鄉村示范工程——聚德小鎮。
這一排排錯落的小別墅,只是整個小鎮的一部分。

聚德小鎮(局部)俯瞰
村民董小琴還記得,2018年7月,隨著陣陣鞭炮聲響,聚德小鎮奠基儀式正式開始,也為小山村大變樣、大動作拉開了序幕。2019年,董小琴一家搬入了一套雙層別墅。她告訴記者,新房子是天士力集團創始人閆希軍夫婦舉全家之力出資3000余萬元傾力打造的,30多戶老舊房屋變成了現代別墅。
鎮原縣人民政府先后出資3000余萬元,用于土地整改、道路修建和周邊環境改造等基礎建設。天士力集團還累積出資3000余萬元,建設了包括藥材種植技術培訓中心、專家工作站等在內的相關產業配套設施。
政企合作,傾力共建的一系列項目,讓小鎮有了自主造血功能,成為循環經濟發展示范鄉村。聚德小鎮美麗鄉村示范項目總占地600余畝, 坐落于黃土高原的青山綠水之間,是一處集鄉村居民生活方式創新、現代種養殖模式創新和基層文化建設形式創新于一體的“山水田園綜合體”。

聚德小鎮專家工作站
如今,用于當地循環經濟發展的中藥材科研培訓基地、糧食蔬菜種植、畜牧飼料種植等板塊已經落成,禽畜特色養殖等板塊完成規劃、循序實施。曾只會種地、放羊的村民,成了合作社的職工。村民們說,過去的生活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現在的生活是早晨起來到養殖場做一些基礎性工作,到點上班到點下班,每個月有3000元固定收入。因為路修通了,交通便利了,外出工作的孩子們,每次回來特別愿意在家多住上幾天。
這里還將成為旅游景點。鎮原縣縣長侯志強說,聚德小鎮是坐落在該縣著力打造的鄉村生態旅游廊道上,是串點連線的重要節點。如今,聚德小鎮公共服務區、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已經落成,隨時可接納八方游客。

慈善晚會籌集百萬善款
貧困縣幼教資源將升級
8月25日晚,以“溫暖傳遞、相信未來、共享大愛”為主題的愛心慈善義演晚會在聚德小鎮舉行。來自中央民族歌舞團、總政歌舞團、天津交響樂團、西安舞之韻藝術團、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烏蘭牧騎的藝術家、演員們,向參加鎮原縣•天士力扶貧攻堅共建聚德小鎮示范項目總結推廣報告會的嘉賓和各界社會愛心人士、近千名村民們獻上精彩的節目。

這不僅僅是一場高水平的文藝演出,還是一場聚美德,匯愛心的公益義演。晚會期間共收到來自各界的愛心捐款112萬元。愛心慈善義演所募集的善款將全部捐贈給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用于鎮原縣兒童教育事業的發展項目。
天士力集團十分關注鎮原縣教育事業發展,早在2000年,就在鎮原縣彭陽鄉援建了一所天士力小學。
閆希軍至今還記得兒時每天天不亮起床、走山路長途跋涉進校園學習的景象。這位從山溝走出來的企業家,對落后地區的教育環境有著特殊記憶和情感,他認為,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這一次,基于鎮原縣扶貧協作的整體規劃,天士力集團在當地又援建了一所占地6100平方米、開設12個標準教學班、年計劃招生400人的華夏未來天人智慧幼兒園,并將與華夏未來幼教集團和華夏未來文化教育集團聯手,通過支教、代培等形式,引進天津地區的先進幼教理念和優質幼教資源,將其打造成在城鄉具有示范效應的幼兒教育標桿。同時,幼教集團還將為鎮原縣19個鄉鎮代培教師,提高當地幼教師資能力。
構建“四位一體”扶貧保障體系
探索百姓致富企業發展雙贏之路
天士力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和天津市委、市政府號召,主動履行社會責任,踴躍投身東西部扶貧協作實踐,在甘肅、貴州、新疆等地大力實施扶貧項目,創新構建產業扶貧、技術扶貧、就業扶貧、公益扶貧“四位一體”的扶貧保障體系,走出了群眾致富與企業發展的雙贏之路。

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閆希軍
對于在山村的產業扶貧,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閆希軍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說,沒有生產模式的變革和生產力的解放,農民增收就沒有抓手,農村發展就沒有動力,扶貧的效果就注定不可持續。聚德小鎮從建設之初,就確立了“推動自然經濟的傳統種植養殖業向現代生態農業轉型”的產業發展定位,并結合黃土高原溝壑縱橫的地貌特點,提出了“打造川道現代農業田園生態旅游綜合體”的產業發展模式,推動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可以說,打造川道現代農業田園生態旅游綜合體,就是要確立一個可行、可借鑒和可推廣的產業化發展模式,通過一個“點”的示范效應,撬動更廣泛社會扶貧資源參與西部產業扶貧。
閆希軍說,天士力集團能發展壯大并在扶貧攻堅行動中承擔一份責任,應該感恩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感謝國家在弘揚企業家精神、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寶貴政策。吃水不忘挖井人——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在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資源配置主體的“精準扶貧”格局下,天士力在鎮原縣開展的一系列扶貧項目,是民營企業踐行國家產業扶貧戰略、以改革發展成果反哺農村的一次積極嘗試,也是在多維度扶貧模式創新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