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辦公模式 玫琳凱員工人生目標的幸福感
發布: 2022-07-01 15:29:34 作者: 佚名 來源: 玫琳凱

職場觀察:在后疫情時代,越來越多的雇主已經深刻意識到,員工在完整的人生目標上達成幸福感才是企業保持活力的根源。
6月,隨著防疫形勢趨穩,上海大部分企業的員工開始有序返回辦公室。不過,玫琳凱的員工還不用急著去公司,他們仍然可以選擇繼續居家辦公。直到7月4日,玫琳凱上海辦公室才將開始全員恢復3+2混合辦公模式。此前,HR通過企業號向同事們喊話,“不用急,先安心安排好家里的神獸,規劃好全家的用餐和交通再說!”
事實上,在上海防疫期間,玫琳凱出臺了不少支持員工家庭的舉措,包括提前讓全員居家,送達8次物資,以及如今整整一個月的復工緩沖期。這些舉措為品牌在創立之初就確立的“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業第三”的“生活優先次序”加上了有力的注腳。

相比于許多公司把兼顧事業家庭看待成 平衡“天平”兩端的問題,玫琳凱認為,事業其實是員工生活的一個子集,工作的本質是為了更好地支持家庭等完整的人生目標。那么同時滿足組織需求及自身生活需求的工作模式到底是怎樣的?公司要如何制定政策才不犧牲某部分人群的需求呢?玫琳凱選擇賦能員工自己去探索。
Project Us項目組為這兩個問題提供了近乎“皆大歡喜”的答案。因為希望每個人的需求都被看見,每個人的聲音都被聽見,玫琳凱公司各個部門、處于各個人生階段的員工代表集結起來,組成了“Project Us”員工體驗提案小組。如今,從工作模式、工作時間、員工發展到福利計劃,這些與員工息息相關的制度的制定者從HR變成了員工自己。為此,玫琳凱有著那些看起來非常“大膽”的職場自由度,呼應的其實是“大跨度”的多樣需求。
比如,不實行打卡制,也沒有固定上下班時間。員工們可以自由安排每天上下班的時間,只需確保10-16點在崗,并滿足每兩周80小時工作時長。在這個范圍之內,家庭、工作、生活的調配,由員工自己決定。為此,在玫琳凱上海辦公大樓里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它的電梯間在所謂的上下班“高峰“期間幾乎沒有排隊的情況.,反之大家的通勤分布很廣——有配合接送孩子7:30上班4:15下班的職場媽媽;有想避開早晚高峰10:00上班的開車一族;甚至有部分員工還可以申請在9天里完成10天的工作量,以此調配一天休假。

還有今年春節后開始實行的“混合辦公模式”。玫琳凱的員工每周有兩天可以選擇不進辦公室遠程辦公,只要能滿足辦公需求,他們可以在家,也可以是在和家人的旅途之中。在該制度的推行過程中,考慮到玫琳凱員工幾乎近80%都上有老寶貝,下有小寶貝,Project Us項目組在提出方案的時候就想到要盡可能多得去賦予彈性,比如讓員工自己來決定每周的遠程工作日是哪幾天。
玫琳凱家屬的幸福感也是顯而易見的,員工福利被延伸至他們的家庭,福利選項中涵蓋了各種家人成員的體檢、保險及醫療,比如針對父母的防癌險、針對孩子的牙齒窩溝封閉服務等等;還常常開展面向全家的家庭日和志愿者活動。
近年來,玫琳凱提出了“幸福職場,幸福人生“的員工價值主張,表達了其希望賦能員工選擇自己想要人生,支持他們刻畫屬于自己的人生藍圖。在這樣的價值主張下,我們切實得看到了員工手中的幸福力在提升。
那么當員工把心思放在家庭上,對工作的貢獻度會減少嘛?2021年年度,玫琳凱中國在Kincentric的員工敬業度調研中獲得83分,位列上四分位數(Top Quartile),超出了全球平均指數17分;其中高敬業度員工占比近50%,遠高出該調研全球30%的平均占比。也是該品牌近三年來獲得的最高分。看起來,貢獻度是不減反增的。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